趙孟頫《題王詵煙江疊嶂圖詩卷》的款式、書法特點和內容
《題王詵煙江疊嶂圖詩卷》(圖49),趙孟頫大字行書名帖,墨跡,紙本,高49.8厘米,橫413.9厘米。37行,行5、6、7字不等?,F藏遼寧省博物館。引首有明代李東陽玉箸篆“松雪真跡”四字,后有明代著名畫家沈周、文徵明補圖。清乾隆皇帝認為此卷是“雙鉤贗作佳者”。但遼寧省博物館徐英章認為:“此書通篇飄逸雋秀,清新妙麗,得心應手,揮灑自如)韻味無窮,沒有一點鉤填之痕。”趙孟頫傳世墨跡很多,但大字罕見。此卷以禿筆作行書,字大如拳。行筆始尚拘謹,往后信筆揮灑,意態奔放,有大舸破浪之勢。帖中“泉、依、使、人”等字捺筆的寫法像黃庭堅《松風閣詩》中的筆勢。
《煙江疊嶂圖》是宋代王詵所繪,為王定國所藏。王詵,字晉卿,太原人,宋英宗之女蜀國長公主之夫。他擅長書法繪畫,尤以山水畫著名,與蘇軾、黃庭堅等人友善。因“烏臺詩案”被貶到均州(今湖北丹江口市)。王定國,名鞏,因受蘇軾“烏臺詩案”牽連,與蘇軾同時遭貶。據蘇軾所云,后來三人還朝,時常相聚,“感嘆之余,作詩相屬,托物悲慨”。蘇軾觀賞《煙江疊嶂圖》后,寫下《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》一詩,描繪畫中的群山幽谷、飛瀑流泉、云煙樹木、江上漁舟、小橋野店等景物,寄托了人生多難的感慨,流露出對隱逸林泉生活的向往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小南美術網 » 趙孟頫《題王詵煙江疊嶂圖詩卷》的款式、書法特點和內容